吉林大学专业介绍:理科试验班(本科类)
更新时间:2018-04-20
作者:xiaolin|来源:三思教育网
理科试验班(本科类)
基本思路
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对人才质量和人才规格的需求,按照新的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造就基础好、能力强、素质高的一流本科生,为他们未来在完成整个高等教育后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试验班贯彻“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方针,充分利用吉林大学雄厚的文理学科优势和良好的教学资源,探索本科阶段低年级通识和基础教育、高年级宽口径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突出基础、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研究生教育输送高素质、创新型生源,并为社会提供适应能力强的本科毕业生。
办学模式
1、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
试验班实行学分制和灵活的弹性学制。在试验班特有的教学计划框架内由导师指导学生进行自由选课。学生完成公共基础课、通选课及相关专业课的学习、修满规定的学分后,即可毕业,并获得所学专业的学士学位证书。其学习年限可在三至六年内灵活掌握。
2、单独制订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
试验班的培养方案有别于一般的本科专业。其中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根据试验班的需要而设置。
高年级宽口径专业教育内容为:学生在有关院系选课,进行专业学习,修学各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专业必修课和任意选修课。
3、实行全程导师制
试验班实行导师制。学生在学习期间可以得到由来自理科各学院资深教授组成的学生学习指导委员会的全程指导。每位导师对指导对象进行选课、选专业、学习内容及方法、思想品德等方面的指导。
4、在一定范围内选择专业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试验班学生可在一定范围内选择专业。学生进校时只分类,不分专业。低年级主要进行通识教育,在他们对吉林大学的学科状况、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等有了进一步了解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于第二学期末提出专业选择意向(可跨类,理科试验班暂在生命科学学院和化学学院范围),一般在第四学期末最后确定专业。但每个学生修读专业的最后确定还必须考虑相关专业教育资源及学生本人的综合条件。 5、双专业
理科试验班实行双毕业证书制,学生毕业时在获得主修专业毕业证书的基础上,同时获得由学校
颁发的第二学科专业毕业证书。
6、本硕贯通培养
试验班培养计划实行本硕贯通,直读硕士研究生的比例应大于一般的本科专业。
7、实行单独招生和管理
试验班单独招生、单独全程管理。考生填报志愿时只填写:理科试验班。理科试验班由生命科学学院负责,和化学学院共同管理。
基本要求
1、学生进校后先按大类学习规定的课程。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主修专业并实行导师制和个性化培养;
2、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空间选修或辅修其它专业的课程,学院鼓励学生跨学科选课,学科交叉,也可提前修习研究生课程;
3、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要广泛参与课堂外的学术活动、课题研究或参加社会实践,开发学生潜力和培养综合能力;
4、强化学生的外语和计算机能力;
5、学生有充分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可在需要时约见教授共同讨论;
6、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要得到充分培养。
主干课程试验班的学生低年级通识和基础教育内容主要为:
全校公共课:英语、政治、体育、计算机和公共选修课。
公共基础课:高等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
省/直辖市:
科目:
项目:
高考体检开始了,你知道有哪些要注意的吗?快来这里看看吧。这些知识一定要知道:体检分六个科目,四种结果所有参加今年高考招生的考生都要进行体检。各地招生体检在3月至4月底前在指定的招生体检站组织进行,具体时间由各县(市)统筹安排。考生需凭报名证,在报名所在地的指定医院参加
2018年澳门旅游学院内地招生简介内容如下:澳门旅游学院于1995年成立,是一所隶属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社会文化司的公立高等教育机构,提供一系列旅游范畴的学位课程和专业培训。●2000年,学院成为首间获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颁发「旅游教育质素认证」的教育机构,也是全球最多学士学位课程获相关认证的高等教育机构。
一、测试对象2018年普通高考报名兼报体育类的考生。二、测试项目100米跑、800米跑、立定跳远、原地推铅球4个素质项目,每项满分25分,总分100分。三、测试地点、时间及相关要求测试地点:宁
广东省2018年6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学考)将于6月9日进行考试,报名时间为4月16日至25日。以下是关于报考的常见问题。1。学考的报考对象有哪些?答:(一)广东省2018年高中阶段学校(含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和技工学校,下同)二年级学生,2018年高中阶段学校应、往届毕业生和社会青年。&l
一、香港高校招生招生院校13所: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岭南大学、香港教育大学、香港公开大学、香港演艺学院、香港树仁大学、珠海学院、恒生管理学院。招生模式分两种: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